本次公司的首发申请已获发审委批准,但记者在查看其招股书时发现,该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中,如采购、成本、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数据存在很大的疑点。
不合逻辑的原材料数据
招股书显示,安图生物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其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免疫诊断类试剂、微生物检测类试剂等,以及对这些试剂进行分析的仪器,另外,该公司除了自主生产产品以外,也会代理一些别的厂家的产品。因此,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该公司会按采购情况划分为试剂类原材料采购、仪器类原材料采购和代理产品采购三类,前两类属于原材料采购,而代理类产品的采购实际上属于贸易类采购。对比相关数据,记者发现该公司原材料的采购、消耗与库存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一定疑点。
我们知道,安图生物试剂类产品和仪器类产品的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构成,其中的直接材料成本实际上就是其原材料的消耗。因此,依据试剂类原材料和仪器类原材料的采购金额和实际消耗金额便可推算出其库存中原材料的新增金额。经核算,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6月,安图生物两大类原材料的新增库存金额合计分别为2244.97万元、3687.40万元、3889.86万元和4360.22万元(表2)。然而,这一核算出的结果与招股书提供的存货原材料实际剩余情况却大相径庭。 以2013年为例,招股书提供的存货数据显示,原材料期末金额为3668.69万元、期初金额为2417.30万元,由此核算出的原材料新增金额为1251.39万元,这与我们通过采购和成本数据核算出的3687.40万元相比,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2014年和2015年6月,这两年的数据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招股书中,安图生物公布了其向试剂类原材料前五名供应商和仪器类原材料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以及占同类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因此,依据这两项数据可核算出该公司在整个报告期内对两大类原材料的采购总额。
本该相差不大的两个结果,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合理的情况呢?如果该公司存货数据是真实的话,那么问题即有可能出现在采购数据之中,也可能出现在生产成本之上。那么,到底是那一个数据出错了呢?就此,记者对公司的采购数据和成本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新闻中心